檢測價格
面議
檢測資質
CMA/CNAS
蜂蜜,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的食品,為膜翅目蜜蜂科昆蟲蜜蜂采集植物花上蜜腺分泌物或蜜露,與自身分泌物結合后在蜂巢中充分釀造成的糖類物質。它的密度為1.4左右,含葡萄糖和果糖65一80%,蔗糖5%,水分為16一25%,此外還含有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。
蜂蜜的主要造假手段
1、市場更常見的是往蜂蜜中摻入糖漿(糖?。┖拖憔驗樘菨{(糖?。┰蟽r更便宜。糖漿原料來源為玉米或麥子、大米等,每500克糖漿原料成本價約為4元。大部分糖漿呈深色,大米糖化成的糖漿則比較清,摻到蜂蜜中也不易辨別。糖漿摻入比例也沒有統(tǒng)一標準,有的糖漿摻入比例可達50%以上。這些摻入糖漿的蜂蜜拿到市場上按相應品種蜂蜜價銷售,利潤更高。
2、人工濃縮蜜。以長江以南居多。為了追求產量,蜂農收取的多是不成熟蜜,加上南方空氣濕度大,即便蜂農采集的是封蓋成熟蜂蜜,其水份含量也偏高,加工廠商從蜂農手中收購到蜂蜜后,一般都需要進行真空濃縮(濃縮蜜養(yǎng)分容易流失),在濃縮過程中,蜂蜜原有的蜜香味容易散失,這也使得摻入糖漿的蜂蜜有了可乘之機。
3、用果脯糖漿冒充蜂蜜。
4、用便宜的油菜蜜、夏蜜來冒充槐花蜜等中高檔花蜜。
近年來,有關部門不斷調整蜂蜜國家標準,這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出臺一種新的蜂蜜標準,加入新的檢測方法,造假的商家卻又想出其它的蜂蜜摻假的方式來規(guī)避檢測。譬如,2005版國標提出的碳同位素檢測方法,能夠檢測出來C-4植物的糖(玉米、甘蔗、高粱等C-4植物的淀粉糖漿)。在2005版國標實施后,這一造假手段基本淡出江湖,但是新的屬于“C-3植物糖”的大米糖漿開始大行其道,加入到蜂蜜中去,而很難被檢測出。
為此,蜂蜜新國標又開始推出新的檢測技術,加上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檢測技術,我們可以來看看現在蜂蜜真假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吧。
1、碳同位素法。前文已經有敘述,用于檢測C-4淀粉糖漿的。
2、SM-R法。能夠檢測出來C-3植物的糖(大米糖漿和甜菜糖漿)。
3、TLC法(即薄層色譜法)??蓹z測蜂蜜中是否加入了馬鈴薯淀粉、紅薯淀粉轉化的糖漿。
4、外來酶(即β-呋喃果糖苷酶)檢測法。能有效檢測蜂蜜是否摻雜蔗糖。
5、高效液相色譜示差折光法(HPLC-RID)。能測出來是否摻了麥芽糖漿。
6、LC-IRMS法(液相分離-同位素質譜法)。無論摻入何種雜物,均能通過測定其中碳的同位素差值來發(fā)現,國際上常用于進出口蜂蜜檢測。